前段时间说到自己面对浩瀚如烟海的信息,发愁之极。就恨自己没两双眼睛,一天没48小时了。

这几天看到几篇blog,发现,愁的不只我一个人啊,而且他们还是名人呢。摘几篇如下,其实他们写的情景和我的确颇有几分相似的。

I说T事写道”深陷博海的苦闷”,KOSO李洪波写到”信息过载”的问题,闲话连篇说FEED是一份合同,面对没有看完的feed心情非常沉重…..

唉~~~我的心情也是很沉重,如何是好???WEB2.0无疑会使人更勤奋,但同时也是在折磨人!

 

 

1.I说T事

_

深陷博海的苦闷
2005-12-01 08:21:39
 
大  中  小
这几日忙于一个项目(有关区域品牌战略的),还有同猴哥一起弄我这个[**新blog** ](http://achun.de/),rss阅读器里已经存下了上千条讯息。今天稍闲一点,想好好读读,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博海,难以自拔,如果真要挑出好的博文仔细阅读,这一上午恐怕都要浪费掉。 两周之前,突发奇想要做一个《**[ 春博周刊](http://blog.sina.com.cn/myblog/index.php?uid=1191542354#serial_47057e5205000102)** 》,于是噼里啪啦订了一堆rss,每天估计要自动取回500多条信息。这种信息爆炸,实在是恐怖,任何一个人,面对如此汹涌的信息之潮,恐怕都要有点不知所措吧。 突然想起李敖老先生说过,他从来不用电脑,就是怕被这海量信息冲击后,失去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如今,我应了他的那句话。还是订几个感兴趣的主题比较好。茫茫博海,我不可能遍历所有岛屿,但那几个神往的仙岛,还是要去一去的。 _ [rss订阅敢舍才能得](http://blog.donews.com/boyla/archive/2006/03/25/791727.aspx)   上大学的时候,初中时的老校长送了我一个笔记本(可不是手提电脑),上书两行大字"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年轻的时候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今天宿舍搬家,收拾出来这个破旧的笔记本,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有些东西非要到30岁的光景才能深深体悟。知足常乐,知不足日新,有为则志坚,有弗为可保身。题外话了。 佛家又有句话叫"舍得,舍得"。要入佛,必先舍却人间烦扰,看破红尘。有舍才能有得,欲得必要先舍。说到底,还是机会成本的问题。面对RSS的态度,也应该如此。 我曾经发过"[** 深陷博海的苦闷 **](http://blog.sina.com.cn/u/47057e52010000wj)"的牢骚,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确实让人举棋不定,难舍难弃,且颇有点胆战心惊。我用离线RSS阅读器最多,Greatnews、周伯通、新浪博客阅读器,都用过,本机的速度永远要比网络快许多,所以我支持keso兄的[ RSS全文输出观点 ](http://feeds.feedburner.com/PlayinWithIt?m=1274)。刚接触RSS的时候,那个兴奋呀,噼里啪啦顶了一堆自己感兴趣的,然后半小时更新一次,就看着阅读器不停在那里预报,又接收到新的日志。于是赶紧去读,还抢过老徐姐姐的沙发,那是时间富裕的情况。 有一次出差了半个月,回来一看,阅读器里面存了上千条日志,看起来那叫累呀,但是一目十行,草草浏览了一遍。这阵子忙于项目,读日志的时间就少,今天再看,又是上千条。于是彻底崩溃。 当我读日志的时候,我不能去干别的事情,比如做项目,于是做项目的收益就是我的机会成本;当我做项目的时候,我不能读日志,于是读日志获取的信息量和愉悦感就是我的机会成本。为了减少机会成本,我必须要在尽快短的时间内读能获取最大信息量且最让人愉悦的日志。于是,我必须学会舍弃。佛曾经曰过的,舍然后才能得嘛。 先下手砍掉了订阅的没用的新闻信息(比如汽车、家居),然后砍掉那些所谓文学家(如王跃文之流)的如同嚼蜡的文章,再砍掉那些喃喃而语不知所云的所谓网友。留下的,是真正自己愿意耐心去读,且[ 值得信任](http://blog.donews.com/boyla/archive/2006/01/11/690236.aspx)的RSS源。 整个世界清净了! 发表于 @ [2006年03月25日 11:24 AM](http://blog.donews.com/boyla/archive/2006/03/25/791727.aspx) | [评论 (1)](http://blog.donews.com/boyla/archive/2006/03/25/791727.aspx#FeedBack) _

_

2.[对牛乱弹琴 Playin’ with IT](http://blog.donews.com/keso/)

东拉西扯:Bloglines带来的郁闷及其他

Bloglines最近似乎在抽风,翻出了大量的陈芝麻烂谷子,愣是当成新鲜粮食喂给我。而且,这些旧货还都是残缺不全的,不是有头无尾,就是掐头去尾,大批未关闭的HTML标签,搞得它自己的页面错误百出,白白地浪费了我不少时间。

Bloglines已经几乎成为我的信息处理中心,每次它出点儿毛病,我都相当郁闷。但我还是离不了它,即使它 搞丢了我订阅的feeds ,我只能重新注册一个新的账号,继续用它。并不是我舍不得放弃Bloglines,只是其他的在线RSS阅读器,无论是 Rojo还是 Google Reader ,总是有些关键的地方不能令我满意。不过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包括Bloglines在内的所有RSS阅读器,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即作为个人信息处理中心,它们都太弱智。

前些日子,和登高谈起RSS订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即信息过载。在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上,RSS阅读器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目前几乎所有的RSS阅读器,都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它们只是简单地解决了RSS订阅的问题,却未对订阅内容进行任何智能处理。一旦你开始使用RSS阅读器,你就必然面临着日益膨胀的feed订阅数量。一个只有放大功能,没有衰减功能的系统,注定是不完备的,其结果很可能是——崩溃。

大多数SNS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你的好友数量一直在增加、增加,最终你会感到不胜其扰。

登高谈到了解决信息过载的思路,这种思路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方法,它必须综合考虑个性化阅读、群体阅读和链接关系等多种因素,为每个feed乃至每篇文章,给出针对每个用户的不同的权重。这样,你不会因为面对3000篇未读文章而精神崩溃,系统会为你选出100篇必读文章,300篇可读文章,以及2600篇可忽略文章。而且,在这样的系统中,你多做几个动作,就越有利于让自己从信息过载中脱身。而在整体上,你的自利行为,又会成为一种利他的行为。

Herock也有类似的想法,他说他的” 飞客“最重要的目标是” 消除或至少减轻信息过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过载问题,正在成为 下一个市场”痛点”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有可能取得突破。

前几天注册了”抓虾“,一个很有新意的在线RSS阅读器。除了干净的界面,和灵活的Ajax运用,它还采用了类似 Digg的用户投票机制。不过目前我还没发现,用户为文章打分,能为解决用户的信息过载提供何种帮助。另一方面,我早就说过, Bloglines不是好做的 。尽管马云很瞧不起所谓的” 工程师的游戏“,但我仍然坚信,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在线RSS阅读器,决定你能走多远的,不是你的雄心壮志,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toPim倒下了, 狗狗最近一段时间也有点儿心不在焉,这可能是”抓虾”们的机会。但我想知道,等你有了几十万注册用户、几千万篇文章,你的服务品质是否仍然一样好。

我不想转移到抓虾,还有另一个原因。所有国内的RSS阅读器,都没有解决订阅被GFW的blog的问题。李学凌 曾经打算,在香港设置一台服务器,专门用来抓取 BlogspotWordPress.com等被屏蔽的BSP的RSS。这个问题对我至关重要,比如Google的所有产品blog,都在Blogspot上,不能订阅这些RSS的阅读器,都是半残废的,我不会去用。

 

3.闲话连篇|Talking about IT

feed是什么?

今天看到拧发条blog上说,”feed是合同 “,他订阅了123个feed,我订了85个feed。我订阅的feed中英文基本是一半一半,由于阅读的障碍及忙于生计的压力,总是让我有着2位数以上的feed压后不能第一时间看。总是有还没有看的feed,让我有内疚感,压迫感。他在blogline上面有80多订阅着,所有的feed订阅者大概有500左右,这个数字让我没有了以前的从容,不敢信手涂鸦。订阅的feed与自己feed的责任感,让我经常凌晨2-3点睡觉的时候,对自己今天还没有写blog叹气,负罪、内疚、压迫感,在午夜依然不能入眠。这”合同”二字眼,深有感触。

feed是什么?每个feed后面代表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比如看到KESO 的FEED,心理浮想的就是KESO的率性和对IT长久关注之后的深度;看到老白的FEED,心理浮想的就是 老白 代表其渊博层度的带挂绳眼镜还有浓浓的书香;而看到老徐的FEED,心理浮想的大概就是一个懒洋洋带着小资情调的北京小女人形象。feed,等同你的blog,慢慢成为web2.0时代的个人名片,在别人眼里,你的名片是什么样的呢?

feed是什么?每个feed后面凝聚着N次的A-Z+Ctrl^c +Ctrl^V+Backspace+….z,率性也罢、嬉笑也罢、疯狂也罢、沉思也罢,feed把任何一份感情、心思、矛盾如实传递,feed承载着自己或他人的过往的教训、曾经辉煌的经历、今日迷津之踵、明日坦途之位,feed,慢慢成为web2.0时代的私人老师,你的每一次敲击,意味着你传递着一份知识,感受到feed订阅着一份的信任。

feed,对订阅者而言,是被订阅者的一张名片和一份有口碑认证的知识方便面;对于被订阅者而言,是自己的一张名片及生产××牌知识方便面的口碑认证承诺和责任。无论顺风牌方便面或者刘韧牌,不管口感如何,品质是否有可比性,feed就是这么简单而沉重。